上世紀90年代中期,中國空軍從俄羅斯引進了大批蘇-27戰斗機。由于當時俄羅斯國內經濟困難,俄方還以相對實惠的價格,向中方出售了蘇-27的生產線。很快,各種性能優良的國產蘇-27系列戰機就此誕生,逆向仿制實力強悍的中國軍工業,生產出了諸多性能比原裝貨還強的自研改進型號。
不過,這一現象引起了一位名叫安德烈·約寧的俄羅斯航空專家的不滿。他在采訪中表示,中國獲得生產蘇-27的能力,這對俄羅斯極為不利,“至少讓俄方少賣出500架戰斗機”。相比之下,安分守己專心“攢貨”的印度,則得到了他的“表揚”。
顯然,站在俄羅斯的利益角度上講,印度這種必須“手把手教著”組裝飛機的合作對象,才是最理想的伙伴。反觀中方,在引進蘇-27一事上,無論宏觀還是微觀上都表現出了高于俄羅斯人的精明之處,如采用歐美的標準化生產流程對蘇-27進行質量管控,以及引進后續的蘇-30和蘇-35等機型時,強調裝備性能足夠成熟,不當俄羅斯的“小白鼠”等。這是一個自主工業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正確選擇,也正是這些做法,讓中國成為了蘇-27系列戰機引進事務中的最大贏家。
作為事后諸葛亮來看,當年莫斯科方面想盡一切辦法賣軍火和軍事技術,力圖為慘淡的經濟輸血。但是在蘇-27生產線出口一事上,恐怕俄方沒有想到中國和印度在戰機生產方面有著本質性的不同,極大地低估了中國形成完整工業體系后,引進蘇-27自行生產和改進的能力。
事實上,即使在20世紀90年代,中國制造業也具備了生產俄制AL-31發動機之外的全部部件的實力,部分制造質量還顯著超過了俄羅斯原裝品。如果看電子元件的制造水平,甚至80年代的中國就已追平了90年代的俄羅斯。中國引進蘇-27最大的收獲,是通過逆向工程彌補了現代戰機的設計與制造經驗,同時也獲得了寶貴的第三代重型戰斗機的運用經驗。至于自行改進蘇-27,不過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。
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是,中國重金引進蘇-27生產線時,起初是由俄羅斯提供部件,中國只負責組裝,預計用這種辦法生產220架左右性能在已并非最先進的蘇-27SK型,這種模式和印度本土組裝蘇-30MKI的方式一模一樣。想要更好的性能嗎?交了錢俄羅斯再給你升級部件,而且要做好當實驗品“小白鼠”的準備。
而隨著國內廠家對相應技術的掌握越來越完善,中方在生產進度達到一半后,果斷停止了這種純組裝模式,包括發動機在內的所有部件,都開始啟動全面國產化和自行改進方案,并由此搞出了殲-11B、殲-11D和殲-16等純國產飛機。盡管我們還引進了蘇-30MKK、蘇-30MK2和蘇-35等戰機成品,但俄羅斯指望像對待印度那樣長期“刮油水”的機會,卻再也沒有到來。
實際上,直到中俄戰略合作關系已經非常深入的今天,俄軍工界仍有不少人對中國的國防工業實力低估嚴重。中俄軍事技術合作的潛力很大,但中方已經具備成為技術提供方的資格,不再是被動的接收方,所謂的俄制原裝武器,性能往往并不如中國仿制出來的產品,更不如中國自行研發的裝備。如今能入中方法眼的俄羅斯武器裝備,恐怕真的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