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全球組網成功,現在面向全球在民用范圍是免費使用的,造價超過800億元的北斗,為何要免費呢?
很多人不明白,已經有了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,為啥我們還要耗費巨資去建立另一套衛星導航系統呢。
其實稍微看新聞的人都知道,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性,不是自己的東西,就會被人卡脖子,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了很多次了。
后來我們想要加入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,但是花了錢還不被人信任,這才下決心自己建設一個整套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。
作為一個全球定位系統,北斗的建設過程肯定是非常艱難的,這不僅是燒錢的問題,更多的是技術范圍的問題。
從1994年啟動建設,到2012年覆蓋亞洲地區,再到2020年全球覆蓋,完成了三步走的計劃,實現了國人的夢想。
衛星定位系統的建造是非常燒錢的,一個衛星總的成本就是10個億,目前北斗一共有55顆衛星,加上配套的軟硬件設備,以及在建設過程中的試驗損耗,所以目前估算的造價超越了800億。
可是在2012年北斗覆蓋亞洲地區的時候,我國就承諾過,北斗面向全球提供免費的定位、測速和授時服務,不收取任何費用。
其實有商業思維的人都會明白,一個商品想要實現盈利,首先要做的就是占領最大范圍的市場,市場越大,商品越能普及,產業鏈就會越來越多,到后期才能夠開發出更加豐富的配套設備,最終實現各方面的盈利。
這個時候想起一個故事,流水線生產一包方便面的成本,和生產100包方便面的成本,相差得非常小,但如果都賣出去,兩者的盈利卻非常巨大。
例子可能不恰當,但是能夠說明問題,而且北斗只是面對民用范圍免費,在軍事范圍可不免費,全球多少國家呢!
另外還有龐大的農業范圍、科研范圍等很多重點范圍,可都不是免費的。
任何一個東西從誕生到成熟,都是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,北斗也一樣,只有在大量的實際使用中,才能不斷的矯正自己之前未發現的問題并修正,以及開拓,最后形成無人撼動的參天大樹。